設備是基礎,操作半邊天。裕華高線廠在公司和廠部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下,以及全體員工群策群力,集思廣益,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和智慧,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摸索,總結經驗,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通過細心的觀察、研究以及過硬的技術,不斷地進行小改小革,有效的減少了設備故障率,提高了生產效率,為公司降本增效、生產穩定順行做出貢獻。
1、吐絲機加噴淋裝置
吐絲管是高線消耗較多的工藝件,因目前車間軋制速度快、連軋緊湊,導致吐絲管冷卻不好、吐絲管變形,常常因為吐絲圈型不好導致輥道掛鋼、誤時,并且吐絲管磨損嚴重,更換頻繁,嚴重影響生產節奏和產量,也使吐絲管費用較高。尤其是一、二車間生產小規格比較多,問題特別明顯。為了解決此問題,工段、車間、設備科和廠部多個部門協調、觀察、查找資料研究,最終制定出可行方案。對高線一車間、二車間的吐絲機加噴淋裝置來冷卻吐絲管,利用平時的廢舊角料在不影響吐絲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,在吐絲機原有的設施上加裝噴淋設備,幫助其加速冷卻,使吐絲管不變形,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,減少誤時掛鋼。自從安裝噴淋設施后,二車間原生產Φ6.5線材吐絲管使用壽命為15天,現在最高能使用40天,大大的降低了材料消耗,而且還提高了作業率,減少了事故率。
2、制作HMI交互系統
高線廠三車間粗中軋一些主要軋機、減速機和增速箱全部為稀油自動潤滑,并且都設有壓力、溫度、液位報警聯鎖保護。但在過鋼中,油的壓力難免會出現波動,而且信號檢測非常靈敏,達到設定范圍立即故障停車。在前期潤滑設備檢測信號延時上設定較短,稍有波動就會導致區域壓鋼,尤其是偶爾出現一次的故障排查問題極為困難。為了能夠記錄下各種數據和信息,三車間電儀工段對粗中軋、預精軋、和精軋三大油庫制作了HMI交互系統。此系統可以顯示潤滑系統的全部信息,把每個潤滑系統的動作信號都保存在記錄里面,可以隨時調出想要看的數據。二次控制系統可以實時顯示控制柜柜門上的所有信號指示,更直觀的看出潤滑系統存在故障隱患,還可以顯示潤滑系統的所有有變化的數值,如供油壓力、供油溫度、油箱溫度等參數。加上HMI交互系統以后,使稀油集中潤滑系統故障率降低,且能夠最快的排查故障點。
3、加熱器增加開關
高線廠三、四線在工藝設備上設有粗中軋、預精軋和精軋潤滑系統,并且都安裝有干式加熱器,來為油箱的潤滑油溫度加熱。B線粗中軋在加熱過程中,如果油箱中某一個加熱器電阻絲損壞,就會導致電阻絲短路和總開關跳閘。潤滑系統停止工作,正在過鋼的軋線設備因沒有潤滑油故障而停車,造成壓鋼事故。因為每個潤滑箱上有15-20個加熱器,只裝有一個總開關,只要有一個加熱器損壞,總開關就會跳閘。經設備科和電儀工段共同研究后,根據使用要求,改為每一個加熱器都安裝一個小開關,當某一個加熱器有故障時這個小開關自動跳閘,不影響系統正常使用。檢查人員在點檢時發現有開關跳閘就說明有加熱器出現故障,就能得到及時修復處理。經過改造后,潤滑系統加熱器運行一切正常。
俗話說,竅門滿地跑,就看你找不找。也許有些小改小革看似簡單,但是,卻能在實際生產中發揮作用,成效顯著。正所謂,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,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從點滴做起,從細節做起,只有想不到的,沒有做不到的。貴在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,愛崗敬業,勇于創新,努力突破工藝障礙和短板,追求工匠精神,精益求精。只有這樣,才能在壓減產能、市場低迷、環保限產等多重壓力下,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推動集團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。